“鱼米之乡”洞庭湖区,三争曾长期面临三个难题:“树鸟争湖”,解难大面积单一种植欧美黑杨侵夺水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人珠争水”,题促态珍珠养殖严重污染人居环境;“渔粮争地”,洞庭养殖鱼鳖等水产影响粮食生产。湖区和谐记者近期深入洞庭湖区采访,人水发现湖区农业大县近年推行珍珠退养、世界清退欧美黑杨等措施,新动探索稻渔共生等生产模式,三争有效助力“人水和谐”局面形成。解难
【资料图】
暮春时节,题促态记者来到湖南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洞庭无论沿着漫长岸线行进,湖区和谐还是人水乘船进入大湖深处,举目四望都是世界水天茫茫、草长莺飞、候鸟翔集的原生湿地景象。而在前些年,造纸等产业催生的欧美黑杨单一树种大面积种植,曾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沅江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保护站站长、高级工程师熊立先介绍,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沅江区域)欧美黑杨种植面积曾高达24.96万亩。沅江市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截至2022年底清退保护区欧美黑杨19.2万亩,预计到2024年底全面完成清退。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庄本璨介绍,保护区原有的12.2万亩欧美黑杨已经全部退出,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原则,目前正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
从内湖到外湖,洞庭湖区珍珠养殖曾“密如蛛网”。一些养殖户追逐利益最大化,向水中大量投饵施肥,导致相关水域水质严重恶化。按照生态环境治理有关要求,汉寿县、沅江市等地近年发起珍珠退养“清零”行动。其中汉寿县约7.9万亩珍珠养殖已全面退出,沅江市退出的珍珠养殖面积也在万亩以上。
伴随珍珠养殖等全面“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正加快“上”。
沅江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水产站站长、高级工程师李红炳说,沅江市垸内湖泊水产养殖如今采取“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禁止投饵施肥模式,不仅出产的鲜鱼品质提高,自然生长的鱼儿还能消耗浮游生物净化水质,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
在“中国甲鱼之乡”汉寿县,洋淘湖镇冲天村等地通过推广“鳖稻共生”,解决“争地”困境。汉寿县盈通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金良介绍,在一季稻田中养殖甲鱼,水稻能为甲鱼遮阴避暑;稻田丰富的生物饵料,是甲鱼的天然“美食”;甲鱼可以疏松稻田土壤,甲鱼排泄物也是优良的水稻有机肥料;发展“鳖稻共生”,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使用。
据了解,汉寿县“鳖稻共生”目前已发展到1.5万亩规模,还衍生出了鳖、稻与鱼、鸭、莲藕、葡萄等共生的融合生产模式。“一水多用、一地多收”,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提高农产品质量,还有利于稳粮增效。
在洞庭湖区,从破解“三争”难题,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和达标排放,促进“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探索正在深化,带来的生态效益逐渐显现。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沅江市小河嘴、南嘴、万子湖3个国控断面水质首次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是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22年汉寿县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特别是蒋家嘴断面连续两年达到Ⅲ类标准。
庄本璨说,近年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新记录到大天鹅、白头鹤、草鸮等鸟类26种,新记录到鱼类史氏鲟等2种,新记录到湿地植被10种。
“2021年沅江市观测到水鸟数量28.8万只,2022年增加至38.37万只。2022年,在车便湖一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21只,在上风港发现成群的夜鹭有6000多只。”熊立先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标签:
2025-07-18 09:272756人浏览
2025-07-18 07:532753人浏览
2025-07-18 07:532019人浏览
2025-07-18 07:292036人浏览
2025-07-18 07:271804人浏览
2025-07-18 07:25893人浏览
现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企业自身问题的影响下,铝门窗行业发展遭遇多重困境。例如人口红利消退、环保压力激增、市场消费疲软等等。在此情况下,铝门窗企业需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突出重围,抢占市场。铝门
在大家的热烈期盼中,体育品牌安踏于今日正式宣布,其旗舰鞋款KAI1系列将迎来一款别具纪念意义的全新配色——“白幽灵”,该配色定于本周末,即7月13日起,在全球范围内的安踏官方店铺及线上平台震撼登场。这
跨境电商Shein近日宣布,在2024年度内,公司成功利用冷转印牛仔印花工艺生产了近38万件牛仔服装,相较于传统牛仔生产技术,这一创新工艺节省了超过1万公吨的水资源。自2022年初次引入冷转印牛仔布印